据称全球总人口预计将在2050年达到97亿,如果想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确保这些人获得足够的食物,可能需要推广人造肉。
人造肉分为两种,其中一种人造肉又称大豆蛋白肉,人造肉主要靠大豆蛋白制成,因为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少量的脂肪,所以人造肉是一种健康的食品。另一种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出的人造肉。
近日,外媒报道荷兰公司Ojah推出了全球首款无骨人造肉排骨。
素食排骨的核心技术
Ojah推出的全球首款无骨人造肉排骨产品是用新开发的一种名为Heppi质构的植物蛋白肉制成的。据Ojah介绍,Heppi是100%植物基、无麸质、低碳水化合物和25%的蛋白质含量的植物蛋白肉产品,对于那些希望减少肉类摄入但仍希望获得类似肉类口感的消费者来说是理想的选择。
Heppi以豌豆为蛋白质来源,具有高水分挤压(HME)质构,能提供类似肉的嚼劲、口感和多汁性。Heppi的成分包括豌豆蛋白,水,葵花籽油,天然香精,香辛料和盐。和Beyond Meat的人造肉肉饼相比,Heppi少了一些添加剂,比如增稠剂和持水剂。
Ojah的核心技术在于高水分挤压(HME)。这种技术可以将豆粕和水转化为一种与肉类具有类似纤维结构的物质。人造肉排骨产品在味道上是甜酸适中的,而且可以根据制造商的要求进行塑形和调味,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场合。
人造肉备受资本追捧
一直以来,人造肉产业发展备受资本市场关注。今年5月,首家人造肉上市企业Beyond Meat当天收盘价较发行价上涨163%,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美股IPO最佳表现,资金规模达1.22亿美元。据食经济报道,Beyond Meat对手Impossible Foods近期也有新动作。Impossible Foods近期正在与投资者就新一轮融资进行洽谈,据悉该轮投资或将为其上市奠定基础。
热闹的资本市场背后,是较高的人造肉原料和销售价格。据艾媒咨询报告,Beyond Meat人造植物肉肉饼价格在12-16美元,远比牛肉碎价格高四成到八成。植物肉所需的优质豌豆蛋白,每吨为2-3万元。在细胞培养肉领域,Mosa Meat公布制造一磅实验室培育肉成本为2400美元。
人造肉的未来在哪里?
肉类市场潜力可期,人造肉市场尚存在增长空间。据报告,全球肉类消费逐年增加,人造肉是短期可能的替代产品。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报告,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7亿,人造肉为解决世界肉类消费困境,解决粮食短缺危机提供了解决之路。
但是,人造肉的消费者接受度并不高。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受访中国消费者中51.3%表示不愿意尝试人造肉,低于三成受访者表示愿意尝试人造肉。 在不愿意尝试人造肉的中国消费者中,近一半是出于心理因素影响,占比达49.5%。
看到这里,小编想说,这是一款比肉贵的豆制品?如果钱够谁还吃素啊?辣条、豆干它不香嘛?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